普通劳动者怎样才能成为“技术大拿”?每年全省开展的各类技能大赛就是最好的练兵场。
“精准检测、排除故障、试件加工……”7月15日,在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举行的全省第二届“三秦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决赛现场,随着裁判长下达 “比赛开始”指令,18名来自宝鸡市、商洛市、省国防系统等的选手迅速进入比赛状态。
比赛现场热火朝天,有的选手用水平仪、千分表等工具检测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有的用激光干涉仪进行激光补偿,有的根据图纸要求编制程序加工试切件……
选手王俊超抽到5号签。“我是第一次参加大赛,考试内容有我熟悉的领域,比如排除故障,也有陌生的领域。”王俊超说,尽管赛前准备了一个多月,仍不自觉地感到紧张。
数控机床高速转动,选手认真参加比赛,不知不觉迎来比赛结束哨声。“比赛非常考验个人综合能力。”王俊超说。
今年,技能大赛由省总工会、省人社厅联合举办。大赛以“强技能建新功 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加工中心操作调整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机动车检测工、货运汽车司机、焊工、砌筑工6个工种。大赛汇聚了来自全省各地的职业技能人才。
据陕西省职工创新技术协作中心主任贺娟介绍,本届比赛项目设置紧扣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比如,设置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项目是为了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设置砌筑工项目则是为了契合乡村振兴需求。
机动车检测工赛场设在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比赛分为理论知识竞赛和实际操作竞赛两个环节,其中理论知识竞赛占总分的30%,实际操作竞赛占总分的70%。”副裁判长马国兴说。
有62名选手参加这项比赛。在实际操作竞赛开始前,每位选手拿到一张答题卡,要求找到12个故障,并且写出故障现象和正确的操作方式。
选手冯森本身就是装调工。比赛开始后,他先是爬上车顶,然后顺着车身转,最后钻到车底,一点一点寻找故障。他首先找到的故障是左转向灯不亮。“正确的操作方式是将左转向操纵杆打到左转向的位置。”冯森认真写下正确答案。
陕汽控股为竞赛提供的车辆是最新型的X6000智能重卡。陕汽控股工会主席马国强说:“竞赛的主要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干。智能化是传统制造业的方向。我们通过组织竞赛,引导青年职工不断学习各种技能,掌握更多先进技术,主动融入智能化时代。”
举办全省“三秦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是省总工会实施技能竞赛的新举措。“去年举办的第一届大赛,得到广大职工的积极响应,实现高频率职业技能交流分享。”贺娟说,大赛的初衷是为广大技术工人展示精湛技能、切磋高超技艺搭建平台。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职工队伍结构和就业形势变化,推动更多新工种纳入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吸引更多的职工参加大赛,充分发挥大赛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让三秦大地涌现更多的“三秦工匠”。
2018年,“三秦工匠”升级为省委、省政府表彰项目,表彰数量由每年10人增加至20人;2021年,表彰数量增加至40人。截至目前,已有160名一线优秀产业工人成长为“三秦工匠”。全省以“三秦工匠”领衔的省级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达到65个,带动数万名职工学本领、提技能。(记者: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