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水清,两岸景美(记者 祁小军摄)
阳春三月,春意渐浓,在延安的山峁沟壑间,无论是奔流不息的延河,清澈蜿蜒的北洛河,还是承载记忆的家乡河,沟壑间寂寂无闻的溪流,似乎都在讲述着它们由浊变清的故事。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全市2357名四级河湖长走马上任,用心用情用力守护,一泓清水绕延安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守水有责,2357名四级河湖长上岗履职
“你看咱延河里的水,多清亮。”3月24日,在延河宝塔区甘谷驿镇东镇村段,望着源源碧波缓缓流过,作为该河段乡镇级河长,甘谷驿镇镇长郭启平心中满是感慨。
甘谷驿镇是宝塔区的“东大门”,境内杨家湾断面属省控断面,是延河全区最后一个水质监测断面,承担着全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为了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河长制工作各项任务,甘谷驿镇积极争取项目,建成了处理规模达1500立方米/天的污水处理厂,有效解决了镇域范围内污水直排问题。“这里是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经过层层处理,出水达到了准四类水标准。”从引进项目、施工建设到投入使用,郭启平全程跟进,对污水处理工序门儿清。
“水环境关系着老百姓的福祉,一定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郭启平坦言,治污只是手段,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最终目标。
2019年,为了进一步优化水质,甘谷驿镇在污水处理厂附近建起了占地15亩的人工湿地,种满了香蒲草。“人工湿地能够很好地净化水质,将处理后的水质提升到三类水标准。每到夏天,这里水草丰美,鱼儿畅游,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望着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从身旁流过,郭启平打心底里高兴。
这只是我市各级河长“守水”的一个缩影。
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全市在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235条河流河段设置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2357名,其中市级11名,县级159名,乡镇级806名,村级1381名,确保每一条河流都“有人管、管得住、水清亮”。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制度创新。近年来,通过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我市河流面貌和水环境质量发生了明显改善。”市河长办副主任、市水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高凤奇说。
守水尽责,打造幸福河湖增进民生福祉
让每一条河流都成为造福于民的幸福河。在近期陕西省河长制办公室命名的15条“陕西省幸福河湖”中,云岩河南泥湾段荣列其中。
云岩河是黄河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宝塔区崂山东麓九龙泉,全长112.5公里,由西向东流经宝塔区、宜川县。依托宝塔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我市全面推进云岩河南泥湾段幸福河湖建设,打造黄土腹地经典水乡,红色延安示范河湖。截至目前,累计投入2.17亿元,治理河道28.03公里,加固淤地坝3座,建设水土保持林带30.7公里,布置沟道围栏7.9公里,封育总面积94.2平方公里,新建污水处理站2座,布设各类水位、流量、水质、雨量等监测点20个、视频监控点25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底蕴,该流域不断优化区域生态结构,打造亲水空间,助推乡村振兴,让绿色乡村与红色旅游相映生辉,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荣共生,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如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景观在各地屡见不鲜。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乡村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守水担责,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
守护好宝贵的水资源,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必要之举。
全市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35条、5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2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1条。有大中小型水库39座,总库容7.75亿立方米;有淤地坝1.15万座。全市年均降水量550毫米,水资源总量13.35亿立方米。
河流水质不稳定、冬春枯水期易反弹、“四乱”问题治理难、智能信息化程度低……这一系列现实问题,都曾摆在新上任的“河湖长”面前。
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严格的考核制度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延安市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落实党中央新时期治水思路和推行河湖长制重大决策部署,拿出抓退耕还林的劲头狠抓河湖长制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将河湖长制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责任制考核,坚持对河湖长制工作实行常态化“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全面形成了党政主导、水利牵头、部门推动、社会共治的河湖管护新格局。
按照中省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我市现已编制发布了延河、北洛河、王瑶水库等市级10河2库“一河(湖)一策”(2021-2025)方案,纳入河湖长制管理的235条河流、39座水库划界成果已通过省级复核并上报水利部,完成划界河长6329.77公里、划定管理保护范围799.9平方公里,其中管理范围486.82平方公里、保护范围313.09平方公里。
滴滴汗水换来涓涓清流。我市连续四年在全省河湖长制目标任务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并在2021年被水利部评为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亮眼的“成绩单”中写满了倾情守护一泓清水的担当故事。
铁腕治理,2482个“四乱”问题全部销号
水治理问题错综复杂,需要铁腕重拳出击。近年来,我市以推进水治理效能为基础,以提升水安全保障为主线,以复苏河湖水生态为重点,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妨碍河道行洪问题和河湖“清漂”专项整治,创新实施“千人治污大行动”和“守护碧水清流、复苏河湖生态”百日攻坚清河行动,一大批河湖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自2018年6月全国河湖“清四乱”(乱占、乱堆、乱建、乱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累计排查整治河湖“四乱”问题2482个,其中市级排查交办问题214个,县区自查整改问题2023个,中省明察暗访交办问题245个,全部按期完成整改销号,河湖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升。
今年2月上旬,为持续改善河湖面貌,全面提升水环境治理,坚决打赢打好全市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市河长办组织开展了全市河道水生态环境“三清一净”专项整治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批示,高位引领各级各部门主动扛起河道管护治理的政治责任,推动“三清一净”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截至目前,已累计整治河湖“四乱”问题249个,恢复河道生态面积12余万平方米,有力支撑了全市水环境质量稳定提升。
春分已过,春意渐浓,在延河岸边漫步的市民越来越多。“延河的水越来越清了,河道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趁着闲暇和家人来这里散散步,锻炼锻炼,心情很愉悦。”市民刘洋感慨。
河水清了,环境美了,百姓乐了。(记者 贺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