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陕西日报 2022-08-17

8月15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商务厅、西安市人民政府、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自贸研究院承办的第六届丝博会重要活动之一第三届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论坛以“引领新经济·重塑新格局·推动新发展”为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园区代表,重点围绕如何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示范作用,加快打通经济循环堵点,破解开放不足短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进行建言献策。

省政协相关领导出席并致辞。境外驻陕机构,智库机构、协会商会,全国各自贸试验区、省级各相关部门、陕西自贸试验区各管委会、功能区,西安交大自贸研究院,相关企业,共28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

陕西自贸试验区揭牌以来,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加快集聚优质资源要素,深入发展优势产业,着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自贸试验区开放环境持续优化、开放通道加快构建、开放平台不断完善、开放活力加速释放,动力强、结构优、质量高的经济发展态势正在逐步形成,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和“排头兵”的作用不断彰显。

商务部驻西安特派办特派员代表商务部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各自贸试验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为全国探索试验了一批基础性、根本性改革,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了278项制度创新成果,充分发挥了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陕西自贸试验区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的自贸试验区,承载着建设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支点等重要使命。五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在营商环境、通道建设、产业集聚、协同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对引领带动陕西和西北省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相关领导围绕“发挥自贸试验区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行演讲。该领导表示,陕西自贸试验区揭牌以来,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开展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有三个方面令人印象深刻:一是聚焦制度创新和集成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批突破性制度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二是重点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人工智能、航空产业等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跨境电商、数字文创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三是立足区位优势,加快构筑国际贸易新通道、商贸物流枢纽和产能合作基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形成了陕西的特色和品牌。下一步,自贸试验区需从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聚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市场环境、抢抓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机遇、促进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发展与安全的有机统一六个方面发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相关领导围绕“以高水平开放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演讲。他表示,自贸试验区虽然强调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但制度创新的基础是服务产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且产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是自贸试验区推动高水平开放成效的一个集中体现。近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在科创、农业国际合作领域开展先行探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他建议,要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入推进高水平的制度开放,主动作为,自下而上开展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要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枢纽;要从集聚高端要素资源、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区域经济布局4个着力点开展自主创新。要在开放模式上大胆探索,积极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把握机遇,集聚数字资源、创新数字规则、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标志性、开放性的平台和载体。

作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开发区、综保区、自贸试验区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三区叠加优势,也是自贸试验区亟待研究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相关专家围绕“推动‘三区’融合发展,打造产业集聚高地”进行了主题演讲。他指出,“三区”融合是通过制度创新去打破行政空间、政策空间和开发区空间的界限,激发出空间叠加的裂变效应,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自贸试验区和各类政策开发区的统筹协调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统一。通过对比国内外跨区域融合发展的经验,他提出了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要素整合为抓手、以匹配“链接点”为关键、强化陆空“双港”联动、深化体制创新五个方面建议。

论坛专题发布阶段,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自贸研究院院长助理介绍了陕西自贸试验区揭牌五年来的建设成效,并发布《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17-2021)。报告分为6个章节,分别介绍了陕西自贸试验区的基本情况,五年来的建设成效,服务国家战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集聚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并提出未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发展的6个方面、29项具体建议,助力陕西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陕西开放通道不断拓展,以空港和陆港为枢纽,陆海空多式联运的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初步形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新动能,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论坛重点推介阶段,西安市商务局、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管委会相关领导介绍,下一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将紧扣聚焦双轮驱动深化两港融合,聚焦综合施策推进产业发展,聚焦协同创新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企业诉求优化营商环境,以大通道牵引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西咸新区发展改革和商务局相关领导介绍,经过一年多实践,秦创原建设的成绩单令人振奋,今年上半年秦创原总窗口新增科技型企业534家,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35倍,其中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55家,春种基金设立公司125家,其他科技型企业254家,西咸新区排名“科创中国”全国65个试点城市第一,目前西咸新区一共有17家企业入选了省级上市后备企业。未来西咸新区将不断汇聚创新资源,加速释放创新潜能,加快科技资源优化集成,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见效成势,努力打造陕西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

在圆桌访谈阶段,相关专家学者和园区代表围绕跨境电商、科创产业、数字经济、服务贸易、联动创新,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融合发展,重点从开放通道、创新平台、市场主体和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制度创新、项目支撑、政策保障的思路和举措,分享经验做法,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陕西自贸试验区成立五年来,累计新设企业73795家,其中外资企业786家,新增注册资本10754.89亿元。陕西自贸试验区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70%的进出口贸易额,吸引了全省1/4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近1/2,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五年深耕“试验田”,满地累累“创新果”。放眼未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将以“丝路自贸”“科创自贸”“农业自贸”和“会展自贸”建设为抓手,着眼于营商环境的优化、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新业态新模式的打造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融合发展,推动陕西更好融入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格局。(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