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工作者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中国文化报 2022-05-24

“要把小鲁艺和大鲁艺结合起来。你们会问,小鲁艺我们知道就在桥儿沟那里,那大鲁艺在哪儿呢?大鲁艺就是社会嘛!”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时任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院长周扬的邀请下来到鲁艺,鼓励文艺工作者投身于广阔的社会,为群众创作,让自身成长,用人民的文艺为人民服务。

“每一场都会有不同的点打动我,每一场演出我也会不断地寻求突破点,力求用每一个细微的肢体语言和每一句真切的唱腔去打动台下的观众。”2022年5月17日,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全新升级后在陕西延安拉开了今年演出季的大幕,毕业于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的田洋,扮演剧中的“院长”已是第七个年头,但她坚持与饰演“烈士遗孤”的小演员在演出前早早来到剧场进入状态,只为将红色精神更好地诠释和传承。她说:“作为文艺工作者,只有坚持、热爱、尊重和敬畏,才能切实服务好观众,自身也才能真正成长。更何况作为新鲁艺人、新延安人,我更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光荣传统。”

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中提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这一精神持久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艺术作品竭诚为人民服务。

“一定能够创造出许多为人民大众所热烈欢迎的优秀的作品”

“你们如果老是《小放牛》,就没有鸡蛋吃了。”这是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对当时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柯仲平等人所说的话。80年后的今天,对于这句话,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比其他人有着更深的感悟,因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前身就是1938年在毛泽东的亲自倡导下成立于延安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老团长柯仲平当年参加了文艺座谈会。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戏曲团体,民众剧团始终遵照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的形式编演革命新内容。”李梅表示,“你从哪达来?从老百姓中来。你又要往哪达去?到老百姓中去。”民众剧团的先辈就是唱着这首团歌,把“新秦腔”送到陕甘宁边区的圪梁梁、沟坎坎。

1942年,在文艺座谈会上,柯仲平讲了民众剧团的演出盛况,剧团每到一地演出完毕离开时,群众总是恋恋不舍地把剧团送得很远,并送给他们很多慰劳品。毛泽东同志听后,诙谐地笑着说:“你们如果老是《小放牛》,就没有鸡蛋吃了。”

“我相信,同志们在整风过程中间,在今后长期的学习和工作中间,一定能够改造自己和自己作品的面貌,一定能够创造出许多为人民大众所热烈欢迎的优秀的作品,一定能够把革命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和全中国的文艺运动推进到一个光辉的新阶段。”在《讲话》中毛泽东同志这样说。

从民众剧团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84年来,《血泪仇》《梁秋燕》《赵氏孤儿》以及“西京三部曲”(《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一大批剧目,记录时代,回报人民,在群众的掌声和肯定中成为名作。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这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一脉相承。”李梅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戏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用心、用情、用功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歌唱中国人民、凝聚中国力量。”

对于同样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出的河北省话剧院(其前身是冀中群众剧社和冀南文工团)来说,《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白毛女》《骨肉亲》等剧目,就曾深受解放区广大军民的欢迎,后又相继创作演出了近130部戏剧作品,推出了一部部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现实主义佳作,《红旗谱》《战洪图》《艳阳天》《张灯结彩》《处处是春天》《老八路与小哥们》《春打六九头》《寻找李大钊》《詹天佑》等,无一不是来自沸腾的现实生活。

“我院始终坚持党的文艺路线,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为擅长创作演出农村题材剧目,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乡土剧团’。”河北省话剧院院长黄平安表示,“文艺工作者就是要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抒发百姓心声,也只有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代言,才能实现自己的艺术价值。”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

1942年5月23日,文艺座谈会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说:“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延安文艺座谈会明确提出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目标,影响深远。”山东省京剧院党委书记、院长蒋庆鹏说。“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所有文艺单位开展工作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延安文艺座谈会突出强调了革命文艺的重要作用,对之后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80年来,正是因为牢牢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全国的文艺事业才有了今天的繁荣。

过去几年,为复排好京剧《奇袭白虎团》,山东省京剧院坚持“全院发动”“AB角管理”,让演职员通过对经典的排演凝练斗志,进一步学习艺术发展规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生动载体,人才是传承戏曲、创排剧目的关键。我们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搜寻好题材、好故事的过程中,注重对青年人才的培养,让年轻一代演职员在剧目创作中得到历练,通过推出更多、更精彩的文艺作品,更好地满足民众的多样化需求。”蒋庆鹏说。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当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进一步发展与弘扬。”黄平安表示,“我们文艺工作者看到了文艺扎根生活、服务人民的重要性和永恒性。我院将继续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作更多佳作,书写时代,服务人民。”

“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

强调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这一文艺观,是《讲话》的闪光论断。毛泽东同志提出,“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能进入创作过程。”

川西高原,海拔4200米的折多山口白雪皑皑。近期,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四川人艺”)党委书记、总经理罗鸿亮带队的一支主创团队正在此进行采风创作活动,体验一线建设者的工作与生活。

“放手让他们去闯,让他们成为四川戏剧的顶梁柱,未来成为全国戏剧的拔尖人物。”罗鸿亮深知队伍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而最能让年轻演员成长的地方就是火热的一线。

文艺为人民服务,艺术家心里清楚,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创作的源头和活水。“四川人艺一直遵循的创作原则是:到一线,与最基层的人民、与具象的人民打交道,让他们作为舞台的主角和创作的中心。这次‘两路’(川藏、青藏公路)题材采风也不例外。”罗鸿亮表示,到一线去汲取创作的养料,在四川人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近十多年,四川人艺深度挖掘巴蜀文化,创作了《苏东坡》《尘埃落定》《茶馆》等一大批舞台作品。未来,四川人艺会秉持初心,将一方人文历史融入艺术作品,打造独具四川巴风蜀韵特色的戏剧品牌。

“80年过去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的表现对象和文艺创作的主体定位为人民的论断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西安演艺集团战士战旗杂技团团长张权说:“近两年来,我们在创排新版《天鹅湖》《星光灿烂之如梦长安》《战魂——第三战队》的同时,坚持常年下基层开展公益演出,向群众学习,接受群众的检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待,紧紧依靠人民,在情感上贴近群众,在守正创新中展现担当,从时代进步中汲取力量,用优秀的文艺成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