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安财政坚决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把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作为财政节支增收的重要举措,突出“三个坚持”,持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健全配置、使用、处置全链条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助力全市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建章立制,逐步健全制度体系。先后出台《延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延政发〔2020〕12号)《延安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延政办发〔2021〕36号)《延安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延政办发〔2023〕42号)《延安市市级罚没财物管理办法》(延政办发〔2024〕4号)等一系列制度办法,逐步扎紧资产管理制度笼子,确保全市资产管理有章可循。
坚持严把关口,加强资产出入管理。一是把好资产配置“入口关”,对照资产配置标准,结合单位存量资产信息,对资产配置严格审核把关,对超标准的资产予以核减,从严从紧审核资产配置计划,坚决防止无预算、超标准或重复购置等问题发生,有效节约财政资金。二是把好资产处置“出口关”,严格落实资产处置报批制度,部门与单位资产处置事项必须履行集体决策后,方可报送财政部门审批,并及时进行账务核销,确保账实相符。对资产处置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督促单位及时上缴国库。
坚持资源统筹,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一是重新整合调配市级闲置房产,对13处房产进行重新调配,涉及市级预算单位32家,逐步优化办公用房使用布局。二是推动资产共享共用,加大闲置资产调剂力度,累计办理市级临时机构资产借用37笔,资产调拨29笔,切实提高闲置资产使用效率。三是探索创新运营模式,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委托市级国有企业统一运营,充分发挥企业专业化、灵活化优势,利用市场化手段,进一步挖掘经营性国有资产潜力,提升资产运营收益,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提质增效、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