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会为广大职工提供普惠性常态化服务
陕西日报 2023-10-10

  日前,记者从省总工会获悉:在各级工会的努力下,我省已建成工人文化宫105家,实现11市(区)全覆盖、县(区)广覆盖。工人文化宫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职工活动丰富多彩。我省工人文化宫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十三五”前,陕西共有工人文化宫88家(市级11家、县级77家),绝大多数建于20世纪50至80年代,普遍存在建筑老旧、设施落后、公益职能弱化的状况。

  2017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将工人文化宫建设纳入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从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予以全力保障。

  省总工会提出“示范引领、分类推进”的工人文化宫建设布局策略,重点扶持新建区域中心城市工人文化宫和示范县工人文化宫建设,对普通县(区)工人文化宫以提升改造为主,推动在全省形成布局合理、发展平衡、运行有效的阵地网络体系。

  截至目前,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以及市县工会等各级工会累计投入工人文化宫建设专项经费3.8亿元,拉动各级政府投入建设经费23亿元。以宝鸡、榆林、铜川、渭南、杨凌等为代表的一批区域中心城市的新工人文化宫,成为当地重要的惠民工程和地标建筑。

  为顺应新时代职工的文化需求,各级工会积极推动工人文化宫功能升级,普遍具备“文化艺术、技能创新、教育培训、体育卫健、综合服务”五大功能。

  本报讯 (记者 郭军 通讯员 郝佳伟)日前,记者从省总工会获悉: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母婴关爱室1700余家;建成工会爱心托管班181家,其中42家被评为“陕西工会爱心托管班”省级示范点,15家被评为“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

  针对许多女职工面临“哺乳难”、子女课后和假期看管难等问题,省总工会女职委于2017年启动母婴关爱室建设,2018年开办0—3岁托育、假期托管、课后托管3种类型的工会爱心托管班。

  西安市总工会率先在城六区的26个商圈,城东、城北等4个客运站,6个政务中心和5个税务大厅建成母婴关爱室,同时通过购买服务、社区开设“四点半”课堂、机关临时托管等方式,建成一批职工子女托管班。

  2019年起,省总工会着力建设省级示范点,并配套资金补助。2020年,省总工会打造母婴关爱室省级示范点120家,每家补助5000元至1万元;爱心托管班省级示范点10家,每家补助1万元。

  2020年以来,省总工会推进母婴关爱室和爱心托管班扩面提质,鼓励有条件的工会在职工人数较多、条件较成熟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等建设一批工会爱心托管班,着重推动用人单位做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每年补助专项资金100万元。

  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母婴关爱室设有哺乳区、护理区、冲奶区、孕妇休息区、公共休息区多个功能区域,全方位为女职工服务;榆林市榆阳区人民医院实现一屋多用,将母婴关爱室作为健康教育交流的场所,定期开设“妈妈课堂”;西安地铁十四号线沿途地铁站建有5个母婴关爱室,极大地方便了往来的妈妈;延安机场母婴室配有加湿器、空气净化器、紫外线消毒管等智能化母婴设备。

  据悉,省总工会计划到2025年打造500家母婴关爱室省级示范点。(记者: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