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科技创新正在进入大科学时代,从中央到地方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新发展时期,西安作为创新型城市,必须自觉肩负起时代责任,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体现“西安担当”,进一步强化创新策源地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为推动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目标实现,特策划推出“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系列解读报道。
科技创新正在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技术群体性突破爆发,未来产业加速形成,应用场景创造新价值。从国际到国内,从中央到地方,科技创新的受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多重环境要求下,西安如何以城市力量突围、形成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科技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看,坚持需求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谋划我国科技战略,就会拉动和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2021年底印发的《陕西省“十四五”创新驱动发展规划》提出,陕西省将在“十四五”时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四个面向”为引领,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牵引,以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核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构建“1+1+N”创新体系。
作为2022年西安市人民政府一号文件,《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融合中央和陕西省科技创新发展重要指导思想,以“科技创新1128战略”为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力求塑造西安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支撑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
城市要素有机结合,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所谓的“科技创新1128战略”,具体是指:一个目标,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一条工作主线,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支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两个着力点,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产业创新效能系统性提升;八项重点任务,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增强硬科技创新供给、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营造开放融通科技服务生态、构筑多层次科技合作生态、打造高效能科技治理体系。
针对基本思路所提到的八项重点任务,《规划》列明了较为详尽的实现路径,特设“实施科技创新发展‘八大计划’”章节,以占据《规划》近半数篇幅详细阐述了创新策源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型企业倍增、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提升、高质量园区基地建设、区域创新发展协同、高水平科创合作圈、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培育等“八大计划”的具体措施和重点项目。
创新策源地建设计划注重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围绕科技自立自强,系统整合和优化配置资源,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强化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有力支撑陕西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全国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面向现代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好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在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培育数字经济优势、增进民生福祉中的关键作用。
科技型企业群体倍增计划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微成长——小升规——规上市”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全面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效能提升。
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提升计划深化“人才强市”战略,以更加开放、更加便利、更大力度的政策、服务和事业平台,吸引和汇聚各类国内国外人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推动西安人才数量质量全面提升。
高质量园区基地建设计划强化核心园区引领,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牵引,增强高新区创新策源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实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加强重点载体建设,形成“中心驱动、板块联动、多点支撑”的区域创新格局。
区域创新发展协同计划支持区县特色发展,坚持开放视野、挖掘资源禀赋,支持主城区转型升级,加强县域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开发区与区县科技创新发展的协调性、联动性和整体性,巩固提升西安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
高水平科创合作圈计划加强区域协同协作,坚持全球视野,主动适应国内国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落实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科技支撑西部大开发行动”,构建区域联动、内外融合的高水平科创合作圈。
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培育计划加强要素流通配置,突出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科技金融生态,推动创新要素、产业企业、技术成果、人才政策有效衔接,服务国家战略加强改革试点探索,构筑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
通过各自的定义和侧重点,可以看出“八大计划”是西安在“十四五”期间,面向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系统推进科技、金融、产业、 人才等要素有机结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社会强通道的重要举措。
打破城市发展逆境,塑造双环境下的新型城市。
如今,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加之新冠疫情广泛深远的影响,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战略支撑。而在国内,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主导力量的地位凸显。
考虑到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迈入“十四五”,西安需要有效发挥自身长处,以科技创新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系统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成为增长极,在科技强国建设中体现西安作为,在新形势下探索国际科技开放合作新路径和模式。
然而,西安当前正面临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不足等问题,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一是原始创新策源彰显不够,以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高能级科创平台布局不足,驻地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与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匹配度不高;
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力量不强,先进制造业规模偏小、结构不优,缺乏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偏低;
三是开放创新生态建设不优,创业孵化载体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高端资源链接力度偏弱,国际科技合作开放水平不高;
四是市场配置资源效率偏低,财政科技投入不足,科技资源统筹组织能力不足,科技金融融合和政策协同性不强;
五是国家试点“多区”叠加的改革示范探索不足,高校院所改革力度不一,军民两用技术转化通道不够畅通,“民参军”发展壁垒较高。
挑战与机遇下,“八大计划”的诞生可谓是西安突破逆境、创新升级的重要实践。
创新策源地建设计划通过创建国家实验室、实施高等院校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等举措,加强原始创新策源能力。科技型企业群体倍增计划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完善“一企一策”培育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研发投入分层分类和递增奖励机制等行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培育计划和高水平科创合作圈构筑计划通过建设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专业服务体系,深度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国际科技合作载体提升行动等措施,优化开放创新生态建设。同时,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培育计划通过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发展,释放科技金融融通活力等方法,提升市场配置资源效率;通过加强重大改革示范试验区建设,改善国家试点多区叠加的改革示范探索不足的问题。而高质量园区基地建设计划为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创造了平台。
据《规划》显示,“八大计划”囊括了七个建设高能级创新策源地重点项目、六个创新型企业群体培育重点任务、两个重点载体建设项目、一个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重点项目、三个构筑国内国外开放创新网络重点任务、四个国家级重大改革示范试验区建设重点任务、两个创新创业生态建设重点任务。
相信通过“八大计划”,“十四五”期间的西安在推动原始创新优势、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创新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的实践中开展有力探索,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对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体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助力西安以科技创新引领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使其成为更具鲜明特色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创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