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陕发布多项创新成果
3月21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暨创新成果发布推介会在西安召开,发布多项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成果。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构建了以煤炭、化工矿产为主的绿色勘查技术体系,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体系,应急抢险救援体系,地热、煤层气等新能源勘查开发技术体系,空间和地下数据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多年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以青海木里矿区生态治理项目为基础,攻克冻土层修复、高寒植被重建等世界性难题,形成“地质层重构+生态功能修复”集成方案;以晋陕蒙甘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为基础,形成地形地貌恢复、植被恢复、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治理技术体系;以陕西榆林神府煤田火区治理项目为基础,形成煤田灭火方法体系;总结形成矿区污染水治理体系,实施阳泉市温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山西河津酸性地下水污染治理项目,为黄河流域生态恢复治理提供重要解决方案。其中,在陕单位中煤航测遥感集团采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采集和生成黄河(陕西段)国家文化公园地理3D信息模型,构建数字孪生空间,打造集资源保护、体验展示、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中心,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样板。
在当天的发布推介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表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沿黄各省(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不断深化技术合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记者: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