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陕西日报 2025-03-27
2024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一是不断强化思想引领。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研究阐释,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纳入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900余场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法治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二是着力夯实主体责任。全面开展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市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述法实现全覆盖。推动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纳入省委巡视范围,将依法行政内容纳入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及时向省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三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陕西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若干措施》,对重点任务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节点化落实。构建政府内部评价、专业机构评估、社会满意度测评“三位一体”考评机制,常态化开展法治督察,多措并举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纵深发展。

二、积极履行政府职能。一是推进政府职能协同高效。完善陕西省权责清单统一发布平台,动态调整12批次2514项权责事项,进一步明晰行政权力边界。印发《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2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项目落地推进,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陕西省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创新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围绕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等10个领域,形成“1+10+N”改革创新体系。落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政策法规清理,破除影响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隐性壁垒。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曝光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24起。三是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修编省级生产安全、煤矿、非煤矿山、工业、危化等专项应急预案46个,组织“应急时刻·2024”抗震救灾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秦岭砺剑·2024”空地一体应急救援综合演练、防汛抢险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和全省非煤矿山综合应急演练,高效处置89起有影响的突发事件,有效提升依法处突应急能力。

三、不断优化依法行政制度供给。一是完善行政立法工作机制。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切实把准行政立法工作政治方向。选聘28名专家学者组成第二届省政府立法专家库,充分发挥立法专家“智库”“外脑”作用。强化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确保立法行得通、真管用、得民心。二是突出重点领域立法。紧扣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需求,围绕经济发展、生态治理、文化保护、民生保障等领域加强立法,提交审议《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33件,清理地方性法规190件。结合实际探索开展“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增强行政立法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坚持行政规范性文件“有件必审、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常态化开展备案审查工作,审查审核行政规范性文件399件。出台《行政公文类型源头认定指导意见(试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正负面事项清单(暂行)》,进一步提升合法性审核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四、扎实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一是强化依法决策意识。制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严格落实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学法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有效提升。二是落实依法决策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陕西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依法依规决策重大事项。三是健全依法决策咨询机制。制定《陕西省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评价暂行办法》,修订《陕西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完成省政府法律顾问组换届,组建省政府法律专家库,提出127件法律意见,采用率达100%,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发挥。

五、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组织食品安全领域集中整治,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2024利剑治污”专项行动等执法活动,打击各类违法行为,规范行业秩序。落实执法正面清单制度,推行非现场、穿透式和无感式监管执法,为企业减负增效。二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出台《陕西省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办法》,成立省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实现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梳理公布执法部门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明确44个省级执法部门行政裁量权基准4723项。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等7大类问题,部署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加强行政执法保障。升级改造陕西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不断提升行政执法监督规范化、系统化、智能化水平。一体推进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和证件管理,首次采取行政执法资格网上统考新模式,累计3.5万人参考,合格率85%,有效提升执法队伍能力。

六、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调解工作的意见》,省市两级全部设立调解协会,设立县级调解协会92个,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1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印发《关于推进商事调解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导设立5家商事调解组织,成功调解商事案件678件,标的额超过11.67亿元。二是提高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健全完善信访工作法治化制度体系,出台预防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实施办法》,推动信访工作依法规范运行。认真贯彻《信访工作条例》,依法依规受理办理信访事项,强化信访矛盾源头治理,信访总量下降32.4%。全国信访工作法治化现场会在我省召开。三是强化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严格执行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全省复议案件14528件,较上年增加86%,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不断彰显。修订《关于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意见》,3.6万名领导干部参加旁听庭审,“关键少数”责任进一步压紧压实。全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99.28%,行政机关败诉率同比下降8.52%。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1224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937.61万元。

七、全面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一是形成监督合力。依法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省政协民主监督,省政府全年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777件、政协提案807件。贯通推进社会和舆论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执法监督、行政复议监督,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在法治化轨道运行。二是强化政府督查。认真贯彻落实《政府督查工作条例》,着力提高政府督查工作的制度性、规范性,完善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督办机制,督促提高行政效能,确保政令畅通。三是加强政务公开。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动态更新主动公开事项,上线运行政策文件省级统一公开查询平台,累计收录省地方性法规212件、省政府规章117件、省政府及其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1199件。制定《关于做好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修订《依申请公开答复示范文本》,指导行政机关依法依规办理依申请公开,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27件,以政务公开促进依法行政。

八、大力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达成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事项初步统一。省级“依申请六类+公共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84.8%,事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43.31%。二是推动政务平台有机整合。强化系统互联互通,持续推动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平台、网站、移动端等向省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全省469个政务服务系统与“秦务员”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完成对接,“秦务员”电脑端上线48个省级部门2150项政务服务事项,人民群众办事更加高效便捷。三是完善数据汇集共享体系。制定《陕西省省级政务云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大数据、数据经济领域制度建设,释放公共数据价值。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热线作用,增加法律服务座席数量,公共法律服务线上供给不断丰富。

九、积极开展涉外法治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的若干措施》,一体推进全省涉外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等工作。二是发挥聚集效应。出台“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77家律所入驻陕西自贸区。设立国际商事调解组织,创新国际商事争端“融解决”机制。与香港律政司签署《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合作框架安排》。推进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培育基地和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建设,273名律师进入“陕西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三是扩大对外影响。开设“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线上平台,打造全业务、全过程、全天候法律服务陕西品牌。围绕中欧班列、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一带一路”特色业务,举办中欧班列法律服务论坛等20余场高规格法治交流活动。

2024年,全省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短板。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还存在发力不均、落点不实的问题,行政立法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还有不足,有些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智慧法治”便捷化不足、效能不高等。

2025年,省政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一是强化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不断压实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走深走实。二是做好“十五五”法治政府建设研究谋划工作。严格对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我省实施方案,深入总结近五年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经验成效及问题不足,认真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三是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工作。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防范化解风险、绿色发展等加强“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发挥好立法专家库“智囊”作用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切实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四是加强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对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异地执法、大额顶格处罚等情况加大监督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五是持续构建“大调解”格局。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联动体系,不断完善商事调解试点工作,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六是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紧盯涉外企业法治需求找准发力点,以高水平涉外法治服务推进我省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