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个年”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陕西日报 2024-12-18
陕西2024年,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三个年”活动暨招商引资推进会工作要求,全力服务高质量项目建设,助力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持续转变生态环保铁军作风,不断提升履职能力水平,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生态环境力量。

牢记“国之大者”,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全面落实全国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突出污染防治重点攻坚,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坚持系统治理,筑牢三大生态屏障。坚决守护秦岭青绿。严守秦岭生态保护红线,健全常态长效保护机制,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截至目前,秦岭区域12个县(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7个县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坚决守护黄河安澜。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签订黄河流域(晋陕蒙段)横向生态补偿协议,黄河干流陕西段水质连续两年全部达到Ⅱ类水质。坚决守护一泓清水。压实流域保护责任,健全流域治理体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汉江、丹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Ⅱ类及以上。

坚持重点攻坚,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陕西省在2023年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今年1—10月,全省国考10市空气质量同比改善5.6%;优良天数同比增加8.1天;PM2.5浓度同比改善5.7%。关中地区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渭南、西安、咸阳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大幅前进。全省111个国控水质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06个,占95.5%,优于年度考核目标3.6个百分点。黄河干流陕西段、渭河、北洛河、泾河、延河、汉江、丹江、嘉陵江等河流水质持续为优,67个河湖纳入省级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全省土壤、辐射环境安全稳定,突发环境事件逐年下降。

强化环境监管,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深化我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研究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监督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实施细则》和《生态环境损害违法案件显著轻微认定细则》,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推进西咸一体化、呼包鄂榆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利剑治污”专项行动,不断深化行刑衔接机制,全链条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统筹发展与保护,全力服务高质量项目建设

牢固树立以高质量项目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全面落实全省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会有关部署,聚焦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供热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用心用情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突出分区管控,积极助推绿色低碳发展。从顶层制度建设上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绿色标尺”的宏观调控和战略引导功能,强化其经济发展“指挥棒”和生态环境保护“硬约束”的作用。研究制定全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科学精准划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全省共划定1576个环境管控单元。提高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智慧辅助决策能力,建成并面向公众开放使用“三线一单”数据管理平台。自平台运行以来,该系统已开展规划环评对照分析1800余次,建设项目环评对照分析1.47万余次,系统点击量超过30万次。通过比对提出项目选址选线等优化建议,有效降低项目前期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风险,确保下一步项目报批和建设进程。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获取承诺制,探索建立碳评纳入环评机制。落实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要求,严格审查涉“两高”行业的综合性规划和工业、能源等专项规划环评,从严控制“两高”项目建设,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主动靠前服务,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重点项目环评服务协调机制,持续征集各市(区)人民政府和省级相关部门环评支持服务需求,建立保供煤矿项目等9类环评服务台账,专人负责、提前介入、定期调度、跟踪服务。畅通重点项目环评“绿色通道”,省级审批时间比法定时间压缩70%以上。截至目前,省级600个重点项目中,567个已完成环评审批,完成率94.5%。强化生态环境部审批项目沟通协调,将涉及生态环境部审批的重大项目报送并纳入国家环评管理台账,陕煤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焦岩水库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已通过生态环境部审批。

推动出台《关于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实施意见》,积极促进关中地区大气环境持续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制定关中地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供热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方案,编制关中地区工业企业布局及结构调整图谱、结构调整任务进度表以及“一企一策”结构调整清单。聚焦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相关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兴化集团今年启动实质性搬迁工作。出台绩效分级企业奖励办法,联合省级9部门印发《关于鼓励支持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创A升B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24年以来,全省新增环保绩效B级以上企业99家,累计达到194家。

协同减污降碳,加快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修订完善《陕西省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办法》《陕西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优化排污权交易管理流程,目前累计完成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569笔,成交总额1.01亿元。制定《气候投融资支持我省绿色低碳发展八条措施》,累计为综合能源利用、分布式光伏等19个项目提供75.7亿元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全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示范项目建设,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形成。积极做好高质量项目储备工作,组织全省各市(区)积极申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目前共有155个项目经生态环境部审核纳入储备库。加大绿色金融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战力度,拓展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渠道,积极申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项目,截至目前,全省EOD项目累计入库10个,总投资477亿元。

主动担当作为,持续优化环保领域营商环境

紧密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持续深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着力推进行政审批便利化、污染治理精准化、执法监管规范化。

强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联合陕西省工信厅和陕西省商务厅在省级经开区、高新区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工作,实行免予环评手续、告知承诺制审批、“打捆”审批等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已有16个省级园区的98个项目享受到试点红利,涉及总投资超过125亿元。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对排污许可、辐射安全许可、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等事项,实行项目审批即受理即评估、评估审查同步、不见面审批。加大“专精特新”战略性新兴企业保障力度,累计将152家企业,213个工程,67家战略性新兴企业纳入保障类清单。

深化精准帮扶,切实为企减负。精准管控季节性污染,优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建立重污染应急白名单,准许219家保障类企业不停产,213个保障类工程绿色施工,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管控。认真落实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统筹规范生态环境领域涉企督导帮扶和检查工作,用准用好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2024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共依据裁量权基准对企业减免处罚101次,涉及金额949.1万元。常态化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发挥正面激励和示范效应,截至目前,全省已将1115家企业纳入清单管理,指导帮扶企业2116次。日常工作中尽可能采用自动监控、视频、用电用能监控、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检查、走航车、无人机等非现场执法方式,尽量做到对企业“无事不扰”。

规范行政执法,营造良好氛围。动态更新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和权责清单,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调整35项,权责清单调整19项。不断巩固和扩大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激励机制,2024年开展环境信用评价4328家,较2023年增加2190家,环境信用激励和约束效应逐步显现,307家环境信用A级企业被纳入守信激励范围,优先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900余家企业主动修复环境信用信息。组织开展“送法入园入企”活动,重点聚焦企业在法规制度、自行监测、执法检查、绩效评级工作中的问题困惑,围绕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与企业守法义务、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政策、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常见问题等重点内容,现场对园区170余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宣讲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解读有关政策,帮助企业合法经营。

转作风提效能,着力锻造高素质生态环保铁军

紧紧围绕建设“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目标,全面增强政治意识和综合素质,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展现陕西生态环保铁军良好形象。

加强政治建设,树牢正确政绩观。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扩大会议7次安排部署“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相关工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厅党组书记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党员干部讲授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厅党组班子成员在分管部门和单位讲授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55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在本单位讲授党纪专题党课,真正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举办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2期,开展警示教育4次,举行“重温党史强初心   遵规守纪铸忠诚”知识竞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加强素质建设,提高履职能力水平。联合陕西省委组织部在四川大学举办“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专题培训班,举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等厅内培训40期,先后选派80名干部参加省委党校和高校培训基地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举办“生态环境大讲堂”15期,安排厅机关业务处室负责人为全系统干部职工讲解生态环境业务知识。成功组织省级突发环境事件、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和首次全省环境应急大比武,常态化开展市级辐射事故应急演练“盲演”,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2支环境应急队伍,全省环境应急能力稳步提升。联合省级6部门举办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大力开展执法大练兵,积极推进综合执法行政机构规范化建设。以“数智化”为导向,推进“数字环保”建设,加强“空天地”联动协同,积极探索环境监管新路径。

加强作风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召开全系统警示教育大会,扎实开展“四下基层”活动,坚决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问题,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多渠道、全领域、全覆盖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推动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集中整治走深走实。截至目前,陕西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13个,推动解决2250个。受理群众环境问题投诉举报8531件,办结8405件。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助力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持续转变生态环保铁军作风,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群众,增进三秦百姓民生福祉,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美丽陕西建设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