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作用日益增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的中枢,也是工业资源高效配置的核心。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降低门槛、激发数智、增强韧性、创造价值等方面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突出成效。
一是降低门槛。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轻量级服务调用、按需付费等形式,中小企业减少了软硬件投入的资金成本,降低了逐个环节单独部署和组建数字化转型团队的时间成本,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加深,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的认知也更加深入。
二是激发数智。数字技术驱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云存储等技术实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形成扎实的基础技术支撑。中小企业数据资源加速汇聚,数据要素正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基于数据资源、算法算力、知识经验等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结合的数字化转型。云计算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和资金规模有限的特征相匹配,中小企业不用自建机房、购买硬件设施、组建运维团队,通过随调随取满足算力需求。目前,中小企业对于数据安全、5G通信技术、区块链、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和AR/VR技术应用较少。其中,边缘计算商用尚未铺开,主要是因为机架、服务器、带宽成本高,分散布局导致运维成本高。数字孪生应用基础差,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低,数字孪生所依赖的数据基础不健全。AR/VR则体验不佳,成熟流畅应用未实现。
数据采集汇聚往往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起点,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功能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应用占比超过一半。目前,中小企业数据功能使用主要集中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58.13%),大数据计算与分析、数据可视化分析方面有一定使用,数据开发和治理、数据挖掘、数据总线产品及服务等数据价值深度挖掘的功能使用率较低,并且仍存在一定比例中小企业尚未使用数据功能。整体来看,中小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功能使用方面处于较为初步的阶段,有较大的应用提升空间。
工业APP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行,汇聚、处理、归纳、提炼数据后赋能中小企业实现工业知识数字化,不断提升生产经营效率。从整体情况来看,数据采集、数据集成应用、协同制造和生产管理运营等工业APP应用较为广泛,为中小企业提升业务管理水平和研发制造效率创造条件,但仍存在一定比例中小企业尚未使用工业APP;从应用路径来看,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研发设计类APP、协同制造类APP、数据集成应用类APP得到更深程度应用,未使用工业APP的情况减少。
数据模型应用处于初级阶段,数据深度价值待开发挖掘。整体来看,近85%中小企业已使用数据模型,其中业务流程机理模型应用最多,占比37.44%。业务流程机理模型来源于业务流程逻辑,覆盖ERP、MES、SCM、CRM等业务系统中包含的流程逻辑框架。而研发仿真模型则应用较浅,仅为8.62%,主要原因为:一方面,中小企业生产制造的产品简易,生产标准件或者根据图纸加工以作为大型企业配套,应用研发仿真模型的需求较低;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研发经费、基础设施、人员储备、技术积累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研发仿真基础能力弱。整体来看,中小企业行业机理、工业流程、知识经验等积累不足,亟需推动行业工业技术、经验、知识的沉淀,推动标准化和模型化进程,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资源配置效率。
三是增强韧性。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提升内外部能力,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各类不确定性。内部能力,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实现数据采集、汇聚、处理和分析,提升中小企业数据管理能力;推动数据贯通、业务协同,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企业智能决策能力;实现设备互联,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设备预测性维护,提升设备管理能力;通过销售数据反向驱动研发,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柔性排产,提升市场响应能力。外部能力,助力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需求对接能力和协作配套能力,促进协作分工和资源对接;工业互联网平台由大型企业主导逐渐步入赋能中小企业阶段,推动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创新链;基于真实业务的供应链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可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整体来看,企业内部能力提升优于外部能力。从内部能力来看,中小企业数据管理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和财务管控能力提升显著,中小企业生存难,无暇顾及创新。从外部能力来看,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需求对接能力提升明显,但融资难题依旧存在,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融合作潜力亟待激发。随着转型深化,中小企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深度应用阶段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显著。
四是创造价值。整体来看,赋能呈现由“提质、提效、降耗”向“全面价值创造”的趋势特征。数字化转型探索起步阶段的主要价值创造点为提质、提效和降耗。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入,提效和降耗效果更加显著,各维度的价值创造均得到提升。
从行业类别来看,平台差异化赋能行业价值创造。离散行业需求变化快、个性化需求强、环节分散,在团队协同研发、柔性生产、反向驱动设计环节等价值创造赋能成效显著;流程行业能源管理粗放、存在工艺“黑箱”,在工艺优化、能源精细管理、排放监测管理等环节赋能成效显著。(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