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国家认监委 2024-10-10

国认监〔2024〕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各相关单位:

现将《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方案(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国家认监委

2024929


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方案

20242026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场监管工作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本质属性,聚焦企业、产业、县域高质量发展需求,更好发挥质量认证“信用证”“体检证”“通行证”作用,实施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彰显质量认证在塑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时代价值。

二、工作目标

全面提升质量认证服务供给水平,质量认证改善市场供给、服务市场监管、优化市场环境和促进市场开放的能力明显提升,充分体现质量认证在推动强企强链强县中的基础性作用。

紧贴企业需求,聚焦小微企业“谋生存、求发展”中普遍面临的共性质量问题,有效提升质量认证支撑小微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的能力。聚焦大中型企业“谋转型、创品牌、促发展”中面临的质量发展“痛点”问题,有效提升质量认证促进大中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

紧贴产业链供应链需求,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遴选实施一批质量认证服务强链重大任务充分释放质量认证服务效能,在打造安全可靠、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显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紧贴各县(市、区)发展需求,推动各县(市、区)立足自身定位和资源要素优势,深入实施质量认证服务强县行动,着力增强区域高质量发展竞争新优势,促进一批质量认证强县(市、区)脱颖而出。

紧贴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探索创新质量认证强企强链强县融合服务路径,按照“以线串点、以线带面,点、线、面协同融合发展”的系统思维,建立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创新模式。

三、基本原则

——服务国家战略大局。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强企强链强县战略部署,紧扣《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对质量认证工作要求,落实总局关于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安排,以质量认证为抓手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支持产业建圈强链、支撑县域高质量发展。

——立足质量认证本质属性。立足“传递信任、服务发展”本质属性,突出市场化和国际化典型特征,发挥市场“信用证”、质量“体检证”、贸易“通行证”作用,为强企强链强县提供基础性、制度性、技术性支撑保障。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企突出共性特征,推广先进企业质量管理经验;强链注重发挥链主作用,带动产业链整体提升;强县立足县域特色,树立质量认证强县标杆。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推动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向纵深发展,形成一批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标志性成果。

——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遵循企业、产业和县域发展规律,遵循质量认证服务规律,强企强链强县整体性谋划,注重微观、中观、宏观系统性推进,将质量认证服务贯穿于企业、产业、县域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实现质量认证与企业、产业、县域发展融合共进。

四、重点任务

(一)提升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供给水平

1. 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围绕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构建统一管理、共同实施、权威公信、通用互认的质量认证体系健全质量认证法律法规体系,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加强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提升质量认证专业化水平,培树一批权威公信的质量认证服务机构。完善国家统一的质量认证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质量认证采信机制,引导面向社会的第三方技术评价活动逐步向国家统一的质量认证制度转变,推动消除区域性市场壁垒,促进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

2. 优化质量认证制度供给。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以下称CCC认证),充分发挥CCC认证保安全底线的作用,根据风险等级动态调整CCC认证目录CCC认证高风险领域实施重点监管,加大对指定机构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强化CCC认证有效性抽查。优化调整自愿性认证制度,重点布局重大装备、基础材料、集成电路、绿色低碳、网络安全等领域,鼓励开发市场需求大、服务民生和质量提升作用明显的高端品质认证。完善食品农产品认证体系,广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行动,深入推进服务认证,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推行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构建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统筹运用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等多种认证手段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3.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促进内外贸质量认证互通性,鼓励第三方认证机构国际化发展,为内外贸提供合格评定一体化服务。健全内外一体、上下贯通、部门协作、供需对接的推广实施机制,支持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扩大消费需求。鼓励认证从业机构开展质量评价和技术帮扶,维护产品质量品牌信誉。加强跨境电商质量认证技术服务,提升进口商品质量安全水平。

专栏1: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制度供给提升

——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产品纳入CCC认证目录,强化保安全作用。加大电动自行车、燃气器具、儿童用品等重点产品认证监管力度,强化指定机构主体责任,依法严厉打击未获认证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CCC认证目录内产品、伪造冒用认证标志、虚假认证等违法行为

——推广高端品质认证和服务认证。围绕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鼓励认证机构有机、基础材料、汽车芯片、机床、铁路、轨道交通、机器人等领域积极开展高端品质认证,以及养老、健康、金融、民宿、社区服务等领域开展服务认证,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广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行动鼓励认证机构运用国际先进质量标准和方法,在航空、铁路、汽车、建筑、信息等重点产业广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质量管理向全供应链、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延伸,带动企业质量管理的全面升级。

——推进网络安全认证健全网络安全认证体系,进一步完善网络关键设备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安全认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及服务认证、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移动应用程序(APP)认证、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商业密码产品认证等制度,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推动绿色低碳认证。加快整合节能、节水、环境标志、绿色设计等涉及绿色的评价制度,转为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扩大绿色产品认证实施范围,完善绿色产品采信机制,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服务“双碳”目标。

(二)质量认证服务强企

1.服务企业提质。以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企业产品服务质量提升需求,分类实施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聚焦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需求,持续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引导产业链“链主”企业将上下游小微企业纳入共同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小微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推动先进质量理念、质量管理模式向产业链两端延伸。聚焦大中型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鼓励引导企业协同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鼓励大型企业、协会、产业联盟参与产品、服务、体系认证制度研发。鼓励平台企业运用质量认证方式加强合规经营、质量控制和平台服务,加强企业管理层、首席质量官、质量经理、工程师等认证培训,遴选一批质量认证标杆企业。

2.服务企业增信。加强宣传引导,突出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本质属性,推动企业质量认证观念从质量提升向质量提升和信任传递并重转变。聚焦企业品牌建设发展需求,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引导各类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获得高端品质认证,通过认证促进企业品牌价值提升,助力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聚焦企业“走出去”需求,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认证国际化工作,引导认证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服务企业获得海外认证,探索以质量认证为牵引的企业产品、服务、技术、品牌“走出去”创新模式。

3.服务企业促贸。推进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组织建立标准、第三方评价、质量管控等一揽子政策与专业技术综合服务机制,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业务培训和技术服务。加强企业认证信息服务保障,完善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信息平台,引导认证机构、咨询机构、行业学协会、数据服务商开展集成式认证信息咨询服务,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政府、市场监管部门、大型企业建设质量认证信息平台。提升企业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水平,支持企业参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研究和预警等工作。

专栏2:质量认证服务强企提升

——遴选认证提升标杆企业。面向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方向,聚焦质量提升、市场信任、贸易发展等认证需求,从技术先进、管理卓越、品牌卓著、效益突出等维度遴选一批认证提升标杆企业。

——编制企业认证培训教材。立足质量认证功能属性,面向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系统总结认证助企成功经验,分类编制一套科学完备、实用性强的认证培训教材,制作视频教程。依托市场监管部门、认证机构等面向企业开展培训。

——提供企业认证信息服务。完善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信息平台,支持企业自主或联合建立企业认证服务数据库,鼓励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数据集成商等围绕认证服务需求,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定制化、数字化认证信息服务

(三)质量认证服务强链

1.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聚焦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遴选确定开展质量认证提升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开展调研,摸清全链上下游结构、地域分布、企业构成等情况。组织专家问诊把脉,加强大数据分析,从产业技术、质量管理、市场信用国际贸易等方面,识别和剖析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分级分类形成问题清单,绘制质量认证图谱。“一链一策”制定质量认证提升方案,形成重点攻关任务清单、质量政策工具清单,确定链长单位、链主企业、链上成员及认证机构,明确质量认证提升的目标、路径和措施。重点集中实施“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等一批质量认证服务强链攻关任务,突破产业技术瓶颈。

2.支撑全链条质量协同升级。健全覆盖全链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合格评定体系,运用国际先进质量标准和方法,在航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汽车、建筑、信息、环保等重点领域,推动质量认证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行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合规管理体系等新型管理体系认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一致性管控。优化认证服务模式和产业布局,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提供一体化服务。支持链主企业将质量认证协同纳入产业链协同平台支持内容,深化全过程全链条质量认证数据联通共享与开发利用。

3.助力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打造质量技术和质量管理创新策源地,培育形成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组建一批产业集群质量认证创新合作平台,创新技术研发;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分工协作,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创新区域质量认证合作互助机制,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建设应用,推进质量认证资源跨区域共建共享。

 

专栏3:质量认证服务强链提升

——开展质量认证强链重点任务攻关。建立超充设施相关原材料/关键部件认证体系、相关产品认证体系,研制汽车芯片适配的可靠性质量认证体系,开展汽车芯片可靠性标准和质量认证规则核心指标验证;制定工业机器人整机安全认证实施规则、系统与集成安全认证实施规范、减速器安全及性能认证实施规则;建立AMOLED显示产品安全性能认证规则、可靠性认证规则;建立覆盖Mini/Micro LED新型显示产品、零部件的认证体系及质量分级认证体系。

——建设一批质量认证创新合作平台协同产业联盟、认证机构等,围绕质量认证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区域支柱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建设一批质量认证创新合作平台,推动企业能力升级、促进产业质量提升。

(四)质量认证服务强县

1.推动县域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加强质量认证政策引导,制定质量认证优化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措施,推动县域质量认证服务与生产力布局、区位优势、环境承载能力及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融合。持续增强质量认证意识,以高质量为追求,不断提升县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增强质量认证创新动能作为县域质量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驱动力,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认证创新体系,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认证机构和行业协会等聚焦提升质量保障和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持续提升质量认证服务水平。引导各地规范运用认证手段推进区域品牌建设。

2.夯实县域质量基础设施。以质量认证为牵引,构建统筹协调、协同高效、系统完备的质量基础设施融合服务体系,推动质量认证与检验检测、计量、标准、质量管理等要素协调互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积极开展质量认证服务基地、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建设,支持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及机构提供合格评定服务。强化认证在推动其他质量基础设施要素广泛应用和持续改进的积极作用,促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高质量发展。

3.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加强质量认证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开展质量认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探索以质量认证为手段建立“高标准市场+高质量产区”的联动模式,对标高端市场需求,通过认证评价方式培育区域高端质量品牌,健全优质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机制,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鼓励认证机构为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精准认证服务,强化乡村振兴的技术支撑。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质量认证服务县域绿色转型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领域质量认证服务,探索建立美丽乡村第三方评价体系。

(五)加强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建设

遴选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县(市、区),探索开展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服务创新试点。立足县(市、区)重点、特色产业基础和发展需要,有机融合强企强链强县共性认证服务需求,创新建立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服务模式,实现强企、强链、强县的联动提升。重点面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施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联动帮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支持各地围绕强企强链强县服务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建立质量认证综合服务站,提高强企强链强县融合服务效能。

 

专栏4: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建设

——推动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创新试点。面向东部、中西部、东北部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征集不少于10个质量认证强企强链强县融合服务试点。鼓励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协同开展强企强链强县融合服务。支持引导地方政府、认证机构、产业联盟等从制度创新、产业优化、科技创新等方面构建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服务模式。

——开展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帮扶重点面向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氢能与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认证机构、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实施10大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帮扶项目。

——提高质量认证强企强链强县融合服务效能。支持各地结合实际,调动研究机构、质量技术机构、社会力量等相关资源,建立不少于10家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综合服务站,持续提升质量认证强企强链强县融合服务效能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部署,精心组织,注重实效有效发挥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本质作用,形成推进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的长效机制。

(二)提升服务效能。加强质量认证与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质量要素统筹建设与协同服务,探索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新机制、新模式,推进质量认证技术资源开放共享,实现质量认证技术服务便利快捷,提升质量认证强企强链强县服务水平。

(三)强化宣传引导。以“质量月”“世界认可日”等活动为契机,普及质量认证知识,传播先进质量认证理念,加强典型示范推广宣传,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形成宣传共振,营造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