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2023年工作要点
来源: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年前

  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筹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更好促进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年度工作要点。

  一、完善经济基础制度,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一)进一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按照国家部署出台我省2023年产权保护年度要点。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严格区分经济纠纷和刑事犯罪、违法所得和合法财产,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活动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试点。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高质量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扎实推进2023年我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培育工作,支持西安市争创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完善全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健全完善数据产权制度,强化信息产权保护。〔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知识产权局、省法院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对用负面清单管理思路或管理模式出台的相关市场准入措施,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鼓励和有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畅通市场主体对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的意见反馈渠道,完善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常态化清理排查机制,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平台,定期筛选政府服务“12345”热线反馈线索,对涉及相关市场准入问题“发现一起、推动解决一起”。〔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工商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出台《陕西省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若干措施》,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竞争规则,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领域反垄断执法力度。加强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执法,做好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有效衔接,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推进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试点工作,便利企业申报,提升审查效能。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合规辅导,提升经营者竞争合规意识。〔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陕西省社会信用条例》《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条例》,制定印发《陕西省守信激励对象评定和联合激励办法》,按期启动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和失信惩戒、守信激励措施清单版本更新迭代,依法依规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加快构建高度集成的一体化信用信息平台,提升平台、网站支撑服务能力。加快数字化信用金融发展,及时、准确、完整、安全共享各类涉企信息,做好“秦信融”平台推广应用和延伸辐射。突出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制度建设,不断拓展信用监管应用领域,丰富信用应用场景,探索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行政合规证明。常态化开展政务诚信评价,发挥政务诚信监测预警作用。〔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级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市场运行效率

 (五)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入市相关制度。纵深推进“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创新土地供应方式,探索推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供地方式,全面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持续加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促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持续推进存量土地盘活利用。〔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户口迁移限制,逐步推进建立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落实常住人口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等基本公共服务。突出品德、能力、业绩评价导向,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入乡创新创业。〔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紧抓注册制改革实施机遇,加大企业上市辅导力度,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效益。鼓励各类企业通过沪深交易所、银行间债券市场,综合利用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债券品种发债融资,引导省内投资机构参与债券认购,积极培育债券市场发行主体。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提高中小微企业获贷率、首贷率和信用贷款比率。持续完善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重点产业链融资保障。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陕西证监局、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省财政厅、陕西银保监局、省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打造创新平台服务体系,有效提升秦创原“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服务功能。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探索“先使用、后付费”“权益让渡”“先投后股”等创新模式,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持续开展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制度。加快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引导社会资本运用市场力量强化中试环节,鼓励省属高校院所等科研事业单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试点。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普遍实施,释放高校、院所创新潜能。〔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实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快数字技术在文旅、农业、物流、电商、金融等领域融合应用。推进政府数据整合开放共享,规范政务数据和数字政府各类资源管理。推进政务云、行业云发展,做好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鼓励企业“上云用数”。〔省发展改革委、省委网信办、省政务大数据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积极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支持各要素主管部门在各自领域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在要素配置综合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开展差异化试点改革。总结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的先进典型,以点突破带动全局,破除阻碍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省级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完善所有制结构,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十一)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制定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推动企业内部同质化整合,建立企业风险防控和亏损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国有企业在创新能力建设和前瞻性战略产业领域的投入力度,发挥国有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在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骨干作用,带动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扎实推动陕西西安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推进央省市国有企业融合发展。〔省国资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推动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推进竞争类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资本不再绝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监管制度。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健全电力市场交易规则体系,完善省内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建立转供环节监管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创建,建立工作联系机制,研究解决涉及的央企、省属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和突出困难,争取重点企业进入国家培育库。全面落实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省国资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加快“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拓展提升“陕企通”平台综合服务功能,建立民营服务和政策信息发布及推送总平台。深入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动民营经济扩增量、提质量。强化对民营经济发展要素保障,推动破除民营企业在审批许可、市场准入、招投标等方面不公平的隐性壁垒,健全对民营经济的法治保障,维护和促进民营企业在市场中公平竞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提升宏观治理能力

 (十四)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制度规则与全国统一大市场标准要求相衔接,持续对违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进行清理整改。鼓励各地各部门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推进区域内和跨区域协作,开展西安都市圈区域市场一体化探索。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以群众关心、市场关切领域为重点,着力完善质量和标准体系。加强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推动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牵头,省级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

 (十五)强化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协同高效物流服务体系,促进生产和消费有机联系。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将交易覆盖范围扩大到依据充足、实践需要的各类公共资源。强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息交互归集,实现全省交易信息“一网尽揽”,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息库,推进电子证照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商贸中心建设改造,完善贯通县乡村的电子商务体系。〔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完善现代财税制度。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制定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办法,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加强对各类政府资金、资产、资源的整合,提升财政保障能力。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完善省对市区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收入划分、转移支付改革方案。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健全完善分行业分领域的预算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对重大政策和项目开展绩效评价,促进预算管理提质增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加强常态化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创新市场监管体系。健全统一市场监管规则,提升市场监管体系与市场体系的适配水平。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施阶梯式监管,探索推进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沙盒监管”、触罚式监管等模式。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事项覆盖率。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整治拖欠企业账款行为,切实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的不合理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鼓励各地开展区域市场监管协同治理,探索建立跨区域市场监管一体化机制。加快智慧监管建设及应用,建设全省统一的国家质量基础信息平台。〔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推进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优势互补政策联动,释放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内需潜力,高质量推进关中地区科技赋能创新升级、陕北地区能源革命转型升级、陕南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升级,实现区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建立省级推动西安都市圈建设的组织协调机构,提升西安都市圈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完善关中平原、呼包鄂榆城市群、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汉江生态经济带等省际合作机制,深化拓展苏陕、津陕协作,提升区域合作层次。〔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持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优化对外开放环境,建立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制度,完善海外招商工作统筹机制,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压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开展陕西“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平台(二期)建设,加快第二批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建设。推进跨境电商保税备货进口退货中心仓和西安、西咸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指导境外投资企业制定风险防范及风险处置预案,加大企业海外安全风险防范培训力度。〔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委外办、西安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